行政院內今(2/16)宣布新內閣的住宅政策,包含「自用住宅房貸補貼」、「擴大辦理租金補貼」、「持續推升社會住宅」,宣稱將「減輕民眾負擔,多元支持方案」。
巢運認為,新內閣的住宅政策完全是「新瓶裝舊酒」。而內政部將居住困境全數推給疫情,透過延續並加強「大撒錢政策」,更絕口不提蔡總統「安居三策」跳票的稅制、租屋市場改革承諾,不客氣的說,這次出台的不是住宅政策,而是民進黨政府的選舉年「買票政策」。
Read More行政院內今(2/16)宣布新內閣的住宅政策,包含「自用住宅房貸補貼」、「擴大辦理租金補貼」、「持續推升社會住宅」,宣稱將「減輕民眾負擔,多元支持方案」。
巢運認為,新內閣的住宅政策完全是「新瓶裝舊酒」。而內政部將居住困境全數推給疫情,透過延續並加強「大撒錢政策」,更絕口不提蔡總統「安居三策」跳票的稅制、租屋市場改革承諾,不客氣的說,這次出台的不是住宅政策,而是民進黨政府的選舉年「買票政策」。
Read More2020九合一大選後,府院為回應民眾平抑房價期待,內政委員會預計在下週(12/19-12/23)排審《平均地權條例》草案。
可預期,接下來必將迎來房產業者各種施壓反撲,巢運今日(12/15)特邀請跨黨派立法委員召開記者會,呼籲各黨就「限制預售屋轉售炒作」修法原則不可動搖,並提出「強化紅單炒作罰則」、「地價評議委員會專業化」及「明確條文施行日期」三項建議,讓法案更臻完備,並即早施行落實。
Read More選舉將近,今年10月中,巢運以住宅問題最嚴峻的六都及新竹市為調查範圍,鎖定地方政府「可以做也做的到」的居住正義政策,啟動「居住正義友善議員」調查。
依據本調查,巢運將於各都、各選區中,整理出跨黨派145位「居住正義友善議員」,提供給關心居住正義各位,做為投票參考。
Read More陳東升老師1995年出版經典了《金權城市》,針對台灣房地產價格飆漲前後的土地及住宅開發過程,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與討論。此後迄今,學術社群雖有不少關於住宅政策的研究,亦不乏都市土地開發的著作,但仍缺少以公民團體為視角切入的系統性盤整。
作者廖庭輝身為年輕世代,則接力此重責大任,一書補足了都市與住宅研究、居住運動發展的關鍵缺口。灸治當代住居沉痾病因,覺醒〈從所有權到居住權—住宅運動的理路轉變〉,值得細細領會並反思行動方案之啟動。
Read More台灣過去三十年曾有多場社會運動,針對高房價與居住不正義的種種問題向政府提出訴求。但整體而言,這些努力卻並未對臺灣的高房價結構產生太大改變,居住不正義的狀況也沉痾至今。
為什麼居住正義始終難以達成?台灣各個歷史階段中住宅運動的主張、策略及其背後的考量是什麼?這些年來住宅政策改變了什麼、或是為何沒有改變?對此OURs研究員廖庭輝撰寫《無住之島》梳理住宅運動三十年的成果,並轉化為未來持續推進居住政策改革的行動方案。
本次演講特別安排在世界人居日當天,由《無住之島》責任編輯林立恆主持,並由OURs研究員廖庭輝與秘書長彭揚凱對談,從歷史與實務面向解析「為什麼台灣經濟發展了,政治民主了,人民卻仍然沒有辦法穩定安居」,並提出住宅運動下一步可能的發展方向。
2016年蔡英文提出號稱「房市三箭」的住宅政策,包含「改革房產稅制」、「健全租屋體系」、「建二十萬戶社宅」。六年過去了,民眾的居住生活真的有改善嗎?對此巢運發起為期一個月的問卷調查,了解青年居住問題,檢視蔡政府所謂「三箭」的實質成效…。
Read More兩年多來面對民間與在野黨「要求課徵囤房稅」的呼聲時,內政部一概稱「重點在於稅基,不是在稅率」。就此,適逢每二年應重新規定地價,本(12)月正是各地方政府審議並公布來年「公告地價」(稅基)的時段,中央既然認為稅基不合理,該是做出行動的時候了。
因此巢運邀請跨黨派委員於12月6日一同召開記者會,呼籲內政部說到做到,提出具體措施督促地方合理調整。
自2020年起台灣房價迅速飆漲,最新的2021年第3季數據中房市價量俱漲,全台多數都會區實質房價亦續創新高。與此同時,空屋與囤房問題卻愈加嚴重,乃至於造成台灣「空餘屋與房價雙高」的奇特怪象。
因此,巢運邀請跨黨派委員於11月16日一同召開記者會,要求政府面對此一嚴重民生問題,盡速提出囤房稅版本。
我們肯定財政部終於開始統計更加準確的房屋持有資料,但對於報導中財政部官員宣稱「有九成以上民眾持有房產都在三戶以下」,因此「持有多戶房產成長不嚴重」的說詞並不同意。實際上台灣持有房產的家庭,僅有7%為多屋家庭(持有四戶以上房產),卻擁有台灣22%的房產。這樣不嚴重嗎?
Read More2020大選將近,OURs都市改革組織年底前最後一場步入城市講座,將從長期參與住宅政策倡議的學界與民間角度,回顧過去四年的住宅政策執行現況,分析當前政治情勢,並展望未來住宅政策的倡議方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