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做為執政黨,其改革策略方向是「市場供需正常化」。短期為增加社會住宅、租屋市場、都市更新等「強化正向系統」,長期而言是處理高房價、投機炒作、低品質租屋等「除弊」面向;更長遠的部分是建立政府、市場、NGO與社會的整體能力,讓我們可以與時俱進面對不同的居住問題。
並主張透過全面穩健改革,讓高房價軟著陸,包括「擴大多元住宅供給,舒緩房價支撐力道」、「堅持房地合一稅,並透過選擇性信用管制與稅制工具抑制投機行為」、「引導不動產業投入都更、租屋等事業,減少追逐套利」。
● 民主進步黨出席代表:
- 吳玉琴|民進黨立法委員
- 孫一信|吳玉琴委員辦公室主任
- 林雨蒼|民進黨中央黨部秘書長室研究員

問題一:交易資訊不透明,青年首購權益受損,怎麼辦?
現在已經有實價登錄,只是透過去識別化、區段化進行。這次行政院的實價登錄2.0版本,涉及到每一戶的門牌,有個資的問題存在;預售屋的部分也有人提到會有低價高報變相炒房的問題,變成沒有共識難以修正,因此民進黨黨團這次僅通過處理地政士登載責任的部分。對其他有爭議的條文會繼續取得社會的共識。
問題二:租屋市場不健全,青年租屋困難,怎麼辦?
這幾年經常性薪資指數的上漲,已經超越租金指數的上漲,這也是蔡政府這幾年希望薪資能夠提升所作的措施。但我們也知道都會區的租屋負擔還是很沈重,目前已經正在做的是租金補助戶數穩定提高,執政之前每年核准戶數約為五萬,現在已經來到六萬五千戶,總統並宣佈明年補貼名額增至十二萬戶;制定租賃條例,明確化房東房客的權利義務與頒布各類「定型化租約」,並培力「租賃住宅服務業」。
未來要加強租賃專法的教育宣導、稽查違法租屋、落實租屋糾紛調處機制、權利義務立法應持續完善、自租納入實價登錄修法學生租屋的部分規劃「5年50億宿舍提升計畫」,透過校外弱勢學生租補、校外興辦學生社會住宅(租用大型民宅擴增校外學生宿舍)、校內宿舍規劃設計整體改善補助、校內宿舍建築貸款利息補助
社會住宅的「土地、財務、人力」三大課題也透過2016版住宅法、銀行低利融資與租金收入攤還、比照日韓經驗成立「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逐步解決。目前可入住與施工中的社會住宅為三萬戶,2020預計動工一萬五千戶,2021-2024年每年會再動工兩萬戶,並連結就業、教育、養育、照護等產業支持。
問題三:青年買不起、租不好,卻有百萬空餘屋,合理嗎?
其實越鄉村的地區,空屋率越高,且一屋者創造的空屋其實才是多數(58.2%),多屋者的空屋僅佔7%。因此談空屋的時候要分辨不同的樣態,以免傷害到弱勢的持有者。
解決方式是透過包租代管、都市更新等方式解決閒置因素,危老條例提供了快速簡便的申請程序,讓有急迫改建需求的社區可以快速通關。過去都更一年大概77案,今年可望92案以上,危老加都更為400案,為過去的十倍速。
各地方政府也可以透過調整稅率或稅基的方式提高持有成本,不需等待修法。而釋出的空屋也必須有人來租,因此也必須加強創造需求,如前述包租代管、租金補貼等模式就是讓願意獨立成戶的民眾可以安心住到自己的家。

現場觀眾提問Q&A紀錄
Q:為何不能斷然採取措施使房價降至合理程度?對於港人、中國人來台買房置產,為何不能阻擋拒絕?日益增多的移民是否會使台灣居住空間及房價更惡化?有沒有解決之道?
A:很多公司與實業會以不動產做為抵押借貸來經營公司,直接打房到腰斬可能會出現倒閉風險,伴隨金融危機發生,因此房屋政策應該追求的是軟著陸。
而炒房是怎麼發生的?常見是透過大坪數大建案短期買賣炒高房價的方式進行,短期持有、房產非自住、短期內區域出現大量買賣都是短期炒作的特徵。我們目前有房地合一稅、選擇性信用管制(特定地區一定金額以上貸款成數限制)、如台北市7000萬以上最高只能貸款五成,就卓有成效。另外,大家講的囤房稅也是一種處理的方式。
在台灣基本上只有炒作陸資,沒有陸資炒作的問題。因為陸資買房有嚴格的「543條款」,也就是貸款只能五成、屋主每年在台不得居留超過四個月、滿三年才能移轉,並每人僅限一戶,也必須透過許可才可以買。2002-2019 陸資買房只有562件。香港的部分大家也很關心,尤其是港府攻陷各大學後港生來台就讀,都可以透過現有機制處理,如社會住宅、教育部的5年50億等都可以因應。外國人遷入人數近幾年也維持平穩在三萬五千人左右。
Q:擔心「稅金轉嫁房客」經常是阻礙稅制改革的說法,請問因此而不作為是合理的嗎?
A:空屋有很多產生因素,不見得都是囤積圖利。囤房稅是否會傷及無辜,還可以討論,我們要處理的是建商有錢人,但有可能會傷及偏鄉老人,沒有仔細調查就貿然立法可能會有風險。
Q:蔡總統在四年前選舉提出資訊透明與稅制改革政見,那為何實價登錄2.0跳票?下個四年會繼續推動嗎?
A:行政院與立法院還是會持續溝通推動,當年都更條例從被宣布違憲後,經過三個會期漫長的討論才成功。有些法案如果爭議很大,需要慢慢凝聚共識。
Q:貴黨在第九屆立委選舉接受力麗、潤泰、遠東、威京等公司政治獻金,建商和居住正義在利益上有所衝突,建商總希望能提高房價,但一般庶民則希望房價能調降並符合供需,試問委員要如何取得平衡及說服同黨的同仁?
(相近題)財政部長說現有政策工具已經可以控制房價,然而現在年輕人還是買不起房,請問民進黨什麼時候才要通過行政院版實價登錄2.0?明明信義房屋調查高達九成的人支持,請問貴黨的還需取得社會共識是誰的共識?財團的共識嗎?
A:我們不只接受建商,也接受攤販,更接受所有支持者的政治捐獻,但具體到立法過程,我們還是會去評估整體的社會期待。如都更條例修法時建商反對「拆除前不得預售」,我們還是放了進去。
實價登錄在討論的過程中的確我們收到了很多疑慮,關於實價登錄2.0全揭露的意見不是來自於建商,而是民眾。在共識出現之前,立法院是合議制,不代表我們不推,而是需要更多討論消解疑慮。
Q:必須肯定民進黨過去四年做為執政黨,通過了租賃專法,但租屋黑市的問題仍然存在,最主要的原因,臺灣房東長期習慣性逃漏稅,想請問,未來民進黨對於租屋黑市,有什麼解決的方法?
A:沒有一步到位的確是事實,如不給房客設籍跟阻止房客報稅雖然都是禁止的,但實際上都存在法律漏洞。目前屋主自租是不需要實價登錄的,只有仲介代租需要進行登錄,我們未來希望可以一體適用登錄,未來還會成立房東協會與房客協會,希望更有系統地解決這些問題,而如果有更好的方案我們也會支持。
Q:許多民眾關心的議題,包括租稅改革、社會住宅等,涉及中央與地方協調,例如最近營建署與台北市就社會住宅興建進度的爭議等,有時也會有地方走得比中央快的情況。未來該如何強化協調機制,不只是聯繫會報等等的基本串連而已?
A:如果地方沒有意願興建,住都中心目前是可以代為辦理的。目前的住宅法對於多元興建、差異租金補貼都有明確規定,也非常彈性,政府一定會負起應該有的責任。
● 全文紀錄整理=廖庭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