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住之島|員和 PROJECT 】員和合作共居計畫 誕生篇

2022年8月,員和合作共居計畫正式啟動,第一批住戶也於10月中旬入住。

經歷了一年的時間,員和內部有機生長,發展出了屬於住戶社群的獨有樣貌。

就讓我們跟著「可可」的視角,進入「吾住之島|員和 PROJECT」一探究竟吧!也許未來你也能組成開拓合作共居、成就合作住宅的勇者小隊!

Read More

【論壇筆記】產x官x學對話與思辨:都市可負擔住宅

本文為2022年7月31日《都市土地開發的社會價值:共同的質問與實踐》系列活動中第三場論壇的編輯紀錄,在此呈現的文字內容是編輯者根據論壇的主要發言與討論內容的濃縮與節錄。此論壇以「都市可負擔住宅:如何跳脫財務自償的侷限?如何多元取得?好的社會住宅需要什麼樣的創新設計與社會想像?」為題,由主持人史宓 (Rutgers University, Edward J. Bloustein 規劃與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邀請與談者李得全(台北市政府副秘書長)、彭揚凱(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黃麗玲(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劉柏宏(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理事長、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主持人),分別就產、官、學三層面來討論可負擔住宅的價值、挑戰與機會。

Read More

【論壇筆記】產x官x學對話與思辨:都市土地開發政策工具

本文為2022年7月30日《都市土地開發的社會價值:共同的質問與實踐》系列活動中第二場論壇的編輯紀錄,在此呈現的文字內容是編輯者根據論壇的主要發言與討論內容的濃縮與節錄。此論壇以「都市土地開發政策工具:誰受益?誰負擔?誰決定?土地正義需要什麼樣的改良工具以及新做法?」為題,由OURs秘書長彭揚凱主持,由四位來自產官學界的參與者發言對談。基隆市都市發展處徐燕興處長回顧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的演變;學邑工程技術顧問公司蔡佳明總經理探討容積移轉所創造出的市場價值、都市發展的影響,以及現有容積獎勵是否過於浮濫;國立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陳虹穎助理教授進而將當前的氣候正義議題結合容積工具進行反思;連雲建設蔡漢霖總經理分享業界經驗,並且提供容積政策工具面臨的挑戰與未來可改進之方向。

Read More

【論壇筆記】土地的社會價值

本文為2022年7月30日《都市土地開發的社會價值:共同的質問與實踐》系列活動中第一場演講的編輯紀錄,在此呈現的文字內容是編輯者根據演講者的主要發言內容濃縮與節錄。本次演講以Rutgers University, Edward J. Bloustein規劃及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史宓及政大地政系助理教授江穎慧的研究為基礎,透過新北市央北新開發區實際的案例試算,帶領聽眾挖掘容積政策對於土地價值以及土地市場的影響,並從中延伸思辨容積政策工具與社會價值間之關聯。

Read More

【2022地方選舉】居住正義投給誰?2022「居住正義友善議員」調查報告

選舉將近,今年10月中,巢運以住宅問題最嚴峻的六都及新竹市為調查範圍,鎖定地方政府「可以做也做的到」的居住正義政策,啟動「居住正義友善議員」調查。

依據本調查,巢運將於各都、各選區中,整理出跨黨派145位「居住正義友善議員」,提供給關心居住正義各位,做為投票參考。

Read More

【2022地方選舉】蓋多少?怎麼蓋?六都市長社宅政見評比報告

自2010民間組成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積極倡議以來,興辦社宅已成為中央與地方最積極著力的住宅政策。就我們的觀察,台灣的社會住宅雖已取得一定的成果,然展望未來,仍面臨「興辦面」、「營運面」、「持續面」三大挑戰課題尚待解決。
因此今年8月,住盟發布「2022六都大選民間版五大政策訴求」,並開啟全台「準市長們」的拜訪行程。

Read More

2022年六都大選民間版社會住宅五大政策訴求

展望下個階段社會住宅的政策之重點,已不再是「要不要做」,而是「如何做得更好」。就我們的觀察,台灣的社會住宅雖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仍面臨三大挑戰課題尚待解決。

Read More

【線上策展】無殼蝸牛運動30年未竟之路:青年安居與房市改革

適逢無殼蝸牛運動三十周年,特製作本專題彙整台灣住宅運動歷史資料影像,指陳問題關鍵與未來挑戰,期這段經驗與當前社會能更加有機地連結,讓更多人對台灣的居住問題有所省思、尋求出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