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多少?怎麼蓋?六都市長社宅政見評比報告

目錄快捷鍵

  1. 前言
  2. 拜訪時程與對象界定
  3. 市長參選人承諾興辦數量總表
  4. 各都參選人對住盟訴求回應評析
    1. 台北市
      1. 社宅推動現況
      2. 參選人評析
        1. 各參選人回應摘要
        2. 興辦面
        3. 營運面
        4. 持續面
    2. 新北市
      1. 社宅推動現況
      2. 參選人評析
        1. 各參選人回應摘要
        2. 興辦面
        3. 營運面
        4. 持續面
    3. 桃園市
      1. 社宅推動現況
      2. 參選人評析
        1. 各參選人回應摘要
        2. 興辦面
        3. 營運面
        4. 持續面
    4. 台中市
      1. 社宅推動現況
      2. 參選人評析
        1. 各參選人回應摘要
        2. 興辦面
        3. 營運面
        4. 持續面
    5. 台南市
      1. 社宅推動現況
      2. 參選人評析
        1. 各參選人回應摘要
        2. 興辦面
        3. 營運面
        4. 持續面
    6. 高雄市
      1. 社宅推動現況
      2. 參選人評析
        1. 各參選人回應摘要
        2. 興辦面
        3. 營運面
        4. 持續面
  5. 住盟總評
    1. 興辦面
    2. 營運面
    3. 持續面

前言

自2010民間組成社會住宅推動聯盟(以下簡稱住盟)積極倡議以來,興辦社會住宅已成為中央與地方最積極著力的住宅政策。就我們的觀察,台灣的社會住宅雖已取得一定的成果,然展望未來,仍面臨「興辦面」、「營運面」、「持續面」三大挑戰課題尚待解決。 因此今年8月,住盟發布「2022六都大選民間版五大政策訴求」(點擊詳閱完整內容),並開啟全台「準市長們」的拜訪行程。
**建議先點選以上連結,瞭解五大訴求後再閱讀下文

拜訪時程與對象界定

六都市長參選人數眾多,基於量能與時程考量,住盟以「上次立法委員選舉政黨票比例,得票超過3%的政黨有提名者」與「參考各家民調(排除沒有抽樣的網路民調),以無黨籍參選而民調有超過5%者」為標準,列出六都共15位主要市長參選人,並統一寄送「2022六都大選民間版五大政策訴求」與邀請函至各市長參選人辦公室。

於拜訪期間(9/15-10/16),共計與其中14位參選人見面會談,拜訪形式均配合參選人需求,共採三種形式:「公開」(全程開放媒體參與)、「半公開」(部分時段開放媒體參與)、「不公開」(未開放媒體參與)。

僅桃園市長參選人張善政先生並未於拜會截止時間前回應,而是於其後提供書面回應資料。鑑於公平一致性,張善政先生將不列入以下評比,其書面回應另請見此連結

市長參選人承諾興辦數量總表

就社會住宅,民眾與媒體最首要關注的莫過於興辦數量。就此,住盟根據本次拜訪所得回覆,統整如下圖。

住盟一貫主張,社宅存量須長期持續興辦方能累積。因此針對各參選人所提數量,將視為「參選人承諾在其任期內將以此做為該城市社宅興辦發展目標」,而住盟也會以此來監督要求。

至於透過何種方式興辦取得,與中央在數量上之分工、四年(連任)或八年(新任)等細節,將待候選人當選後再持續追蹤。

說明1:圖中「目前數量」,指的是今年8月住盟召開記者會統整之各都自行興辦數量;「中央目標」為內政部設定六都社會住宅的興建目標,含中央與地方興辦。
說明2:各參選人所提出之數量目標與「目前數量」之差距,原則上由市府直接興辦(含都市開發回饋取得)與中央興辦來補足。至於具體數量分配部分,回答方式不一,暫不討論。

各都參選人對住盟訴求回應評析

住盟認為,住宅政策是直轄市長無可迴避的重要治理課題,無論最後六都市長選舉結果為何,我們都將嚴肅看待參選人親口提出的承諾,並在未來的任期當中持續監督。

以下,將依序彙整六都市長參選人對住盟所提「五大政策訴求」之回應摘要,並以「綠」、「黃」、「紅」燈號進行評比。

如想要瞭解各參選人的完整回覆記錄,可點擊各都之「各參選人回應摘要」連結即可閱讀,該內容皆經其團隊確認,特此說明。


台北市

社宅推動現況

興辦數量:台北市在郝龍斌、柯文哲市長任內,累計已興辦20,429戶(含既有、規劃設計中[1]),距市府設定的50,000戶目標仍有不小差距。

營運機制:台北市2018年首創實施「以收入設算可負擔租金」,並於2022年成立了「台北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做為專責管理組織。


[1] 「規劃設計中」的界定是「確定取得某塊土地,或確認必要上位都市規劃方案」。以下亦同。

參選人評析
各參選人回應摘要

針對住盟五大訴求,台北市三位候選人的回應綜整如下

興辦面

台北市的三位參選人均承諾「持續興辦社會住宅」,其中黃珊珊與蔣萬安均承諾50,000戶的興辦目標,而陳時中提出57,000戶的目標則是包含17,000戶的包租代管(本評比僅針對「直接興辦社會住宅」,故陳時中僅記40,000戶)。        

而在具體的興辦措施上,黃珊珊提出將採EOD、都市開發回饋、民間取得等方式興辦14,000戶,陳時中亦表示將以都市開發回饋之土地興辦11,000戶;蔣萬安則強調具體實施要有相關配套。

營運面

由於台北市目前已經採「以收入設算可負擔租金」,因此三位參選人均承諾賡續維持此一計價模式。

對於將來台北市將出現「中央興辦社宅」、「北市府興辦社宅」等一市兩制問題,三位參選人均同意台北市境內之社宅規範應該一致。黃珊珊與陳時中進一步並表示中央興辦的社宅可由台北市政府管理,蔣萬安則表示需要再行評估研議。

持續面

針對「輪候制」,黃珊珊表示,今年台北市莒光社宅已經試辦輪候制(住盟補充:目前市府在莒光社宅的申請仍是抽籤制,只是採行「申請資料庫」作法,讓未中簽民眾在申請下一個社宅時無須重新填寫申請資料),後續會併同國宅等候名冊作出調整,同步建立社宅輪候名冊。

陳時中認為,社宅輪候制尚需討論評估,必須把條件設置得很清楚,以避免排序上的爭議,抽籤制的公平性不見得比較差,兩者各有利弊;蔣萬安則表示在制度的推動上需要再審慎以避免爭議,但承諾當選後將進行研究評估。

新北市

社宅推動現況

興辦數量:中央設定新北市府興建目標為33,000戶。在朱立倫、侯友宜前後兩任市長接力下,興辦8,837戶(含規劃設計中),距33,000萬戶仍有24,000戶的差距。

營運機制:新北市於2021年成立「新北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專責社宅管理組織。

參選人評析

針對住盟五大訴求,新北市二位候選人的回應綜整如下

各參選人回應摘要
興辦面

新北市的二位參選人均承諾「持續興辦社會住宅」。侯友宜表示會在目前中央設定新北市33,000戶的基礎上,提高至45,000萬戶為目標;而林佳龍認為,台北市目前規劃興建目標為其住宅存量的3.13%,新北市若要比照台北市的社宅比例,應至少興建53,500戶。

而在都市開發取得社宅措施上,侯友宜表示如塭仔圳等六處整體開發取得社宅的計劃都正在規劃或已在中央審議中,工業區變更時也必須回饋土地來蓋社會住宅,以及未來公辦都更政府分回房地,也大部分會作為社宅使用。此外增額容積捐贈的代金將放進城鄉發展基金,部分會用來興辦社宅。

林佳龍則表示,都市開發使用分區變更之回饋金、容積獎勵回饋之收入、囤房稅所增加的稅金收入、都更重建或整建完成後讓售及標售及出租房地之收入、非都市土地開發之開發影響費、土地代金或回饋金、獎勵民間投資興辦公共設施用地、新社區開發捐贈之建設經費等,均可作為社會住宅之經費來源。

營運面

針對以收入設算社宅租金,侯友宜認同這更加符合民眾需求也比較公平,承諾將要求城鄉局研議,看如何落實以收入計價的原則,並考量新北幅員廣、地區差距較大的特性,將「區位」、「折舊」等因素納入。

林佳龍認為,租金折扣以及所得弱勢增額補貼作為租金定價及補貼的做法,是目前較容易推動的方式,但如果未來可以研議出可行的收入計算方式及執行標準,社宅的租金收取方式當然可以調整。

就中央、地方社宅管理「一市兩制」問題,兩位參選人皆承諾將與中央協調達成一致,也表達願意爭取由新北統一管理。

持續面

針對「輪候制」,侯友宜表示,輪候制的想法可以接受,但要在數新北市社宅數量更多,且溪南、溪北平衡的條件下,才有把抽籤制轉換成輪候制的條件。        

林佳龍則明確支持「輪候制」,並認為可以透過登錄機制建立社宅等待名單,除以興建中社宅作為出租依據外,更利用數據調整社宅興辦區位的優先順序及興辦內容,以符合更多數人的社宅需求。

桃園市

社宅推動現況

興辦數量:中央設定桃園市府興建目標為15,000戶。鄭文燦市長任內興辦7,195戶(含規劃設計中),離內政部興辦目標尚有一段距離。

營運機制:桃園市於2015年成立「住宅發展處」,2020年實施「以收入設算可負擔租金」, 2021年成立了「桃園市社會住宅服務中心」專責社宅的營運管理。

參選人評析

針對住盟五大訴求,桃園市四位候選人的回應綜整如下:

各參選人回應摘要
興辦面

桃園市的幾位參選人均承諾「持續興辦社會住宅」。其中鄭運鵬表示考量到當前台灣營造業嚴重缺工,難以發包的現狀,下階段桃園社會住宅的目標仍然先訂在15,000戶,未來再綜合情勢滾動調整目標;鄭寶清則表示其目標將會比中央目前設定的15,000戶更多;賴香伶的目標則是8年興辦20,000戶社宅。

在「都市開發利得回饋社宅」上,幾位參選人都同意以多元開發興辦社會住宅。鄭運鵬表示除了都更容積獎勵外,也可以透過代金的方式回饋,並強調配合捷運場站的規劃,可以預留社宅用地規劃;鄭寶清表示將透過都市計畫、容積獎勵、合建分屋等多種手段方式,有效率的取得社會住宅,並降低政府財務負擔;賴香伶認為桃園市仍有許多地方未來會需要區段徵收與都市更新,會將這些錢回饋於社會住宅的興建、社宅租金與修繕的補貼。

營運面

三位市長參選人均認同並會維持桃園現行「以收入設算租金」的作法,就中央與地方社宅管理一致化的訴求,三位同樣表達支持,其中鄭寶清與賴香伶亦進一步承諾桃園市願意接手管理中央興辦之社會住宅。

持續面

對於社宅輪候制,鄭運鵬表示目前社會住宅的「隨到隨辦」機制已經有部分輪候制的精神(註:鄭委員所說的「隨到隨辦」,指的是個別社宅空戶的申請,就所有申請者依登記時間先後取得序號,資格符合者,據此依序入住,額滿為止),但由於目前桃園社宅數量仍太少,要數量到一定程度才有條件。

鄭寶清與賴香伶則表示直接支持輪候制,鄭寶清認為輪候制可以針對不同條件的入住者給予輪候上的優先,賴香伶認為輪候制是迫使政府持續興辦社宅的有效方式。

台中市

社宅推動現況

興辦數量:中央設定台中市興建目標為14,000戶。在林佳龍、盧秀燕前後兩任推動下,興辦7,146戶(含規劃設計中),離目標值仍大約有一半的差距尚待補齊。

營運機制:台中市於2017年成立「住宅發展工程處」。

參選人評析

針對住盟五大訴求,台中市二位候選人的回應綜整如下

各參選人回應摘要
興辦面

台中市的二位參選人均承諾「持續興辦社會住宅」蔡其昌表示,未來四年將與中央積極合作,增加興辦8,000戶為目標(註:加計市府既有數量,約15,000戶);盧秀燕則表示接下來市府將朝10,000戶社會住宅的目標努力,加上中央興辦數量,可望達成18,000萬戶的目標。

對於都市開發利得回饋社宅,盧秀燕表示,市政府會透過制訂標準、公式計算,要求業者必須回饋社會住宅;蔡其昌則表示,有具體的興辦目標,就會想盡各種辦法來達成,當然同意都市開發回饋社宅,並強調將結合ESG鼓勵民間與市府一起合作。

營運面

針對「以收入設算可負擔租金」,蔡其昌表示認同此一原則,但必須考量財政負擔能力,因此將盡力而為;盧秀燕則表示沒有太大成見,只要能夠取得多數市民共識都可以接受。

而對於「社會住宅管理機制」一致上,雙方都同意制度上應有一致標準,蔡其昌則希望可以進一步成立台中市的住宅法人。

持續面

蔡其昌表示完全支持輪候制,並認為輪候制才能確保社會住宅政策可以延續;盧秀燕則對此同樣採開放態度,只要多數市民可以接受,其沒有太大成見。

台南市

社宅推動現況

興辦數量:中央設定台南市府興建目標為7,000戶,目前台南市興辦1,758戶(含規劃設計中),且尚未有完工入住,較前述四都相對落後

營運機制:未有完工入住,尚未有相關機制。

參選人評析

針對住盟五大訴求,台南市二位候選人的回應綜整如下

各參選人回應摘要
興辦面

由於目前台南市尚未有完工出租的社會住宅,因此台南市的二位參選人均未提出新的興辦數量目標,都強調先完成中央設定7,000戶目標。其中謝龍介進一步承諾,在下一個任期中將會讓「完工與興建中」的社宅數量達到5,000戶。

二位參選人也都認同都市開發回饋社宅的訴求,黃偉哲強調都市開發利得回饋正是目前台南市取得社宅的主要方式;謝龍介則表示應將容積率進一步調升並要求回饋一定面積之樓地板作為社宅使用,但也強調因為民間開發變數較大,現階段社會住宅仍應以政府興辦為主,獎勵回饋為輔。

營運面

同樣因台南市尚未有社會住宅完工出租,目前並無租金計價方式與管理規則。黃偉哲表示考量台南市財政能力,目前傾向切分弱勢、年長者等身分作為社宅計價標準,後續朝「所得收入為租金分級依據」為目標研議,並認同管理一致化的原則。

謝龍介則明確表示認同以收入作為可負擔租金的定價標準,但制度需要更加周延,也承諾促成中央與地方在社宅管理上的協力合作。

持續面

對於社宅輪候制,黃偉哲表示現階段市府全力推動各階段制度作業,並以機制順暢運作為首要目標,後續未來若公宅存量達到一定程度,將交由都發局研議滾動調整相關規定;謝龍介則是具體表示支持,並表示當選後將研究並予以推動。

高雄市

社宅推動現況

興辦數量:中央設定高雄市府興建目標為7,000戶。目前高雄市興辦2,939戶(含規劃設計中),且幾乎都還在興建、規劃設計中,與台南同樣較其它四都相對落後。

營運機制:僅大同社會住宅少量戶數運營,尚未正式建立相關機制。

參選人評析

針對住盟五大訴求,高雄市二位候選人的回應綜整如下

各參選人回應摘要
興辦面

高雄市的二位參選人均承諾「持續興辦社會住宅」,目標均為15,000戶。亦均同意以多元開發作為社會住宅的興辦來源,柯志恩認為高雄市有很多需要被活化的地方,比起其他城市更有推動條件;陳其邁則表示,會積極透過都更、聯開、重劃、抵價地等多元方案,增加提供社會住宅,尤其捷運聯合開發案社會住宅會扮演很重要角色。

營運面

收入計價租金部分,柯志恩認同此原則,但表示仍需更細緻之研議規劃才能確認;陳其邁則表示會將收入納入未來租金計算方式考量中,並承諾會將囤房稅所得稅收補貼社宅不同所得之經濟弱勢者。

另外,二位參選人均表示社會住宅的管理與規則應一致,而是否交由地方營運需要再評估。

持續面

二位參選人均表示,目前高雄市社會住宅數量均不足,關於輪候制仍需研議評估。

住盟總評

相較於上次地方大選(2018年)的政策評比,今年有更多參選人願意與住盟當面討論對於社會住宅持續興辦(蓋多少),以及制度上如何繼續深化(怎麼蓋)。住盟認為,這是社會住宅制度逐漸在台灣站穩腳步,持續紮根的象徵。選後,住盟也會就「2022六都大選民間版五大政策訴求」之主張訴求,持續監督當選的市長參選人要踐行承諾!

興辦面

首先,所有候選人均承諾將持續興辦社會住宅,且絕大多數的六都市長參選人(台南市除外)均提出了比內政部設定目標更高的興辦數字,並大多同意採都市開發回饋的方式加速社宅興建。對此,住盟表示十分樂見。

但必須強調的是,目標設定與實際達成尚有一段需要努力的過程,住盟亦會不斷檢視各都市長後續進度,並具體進行監督。

營運

社會住宅硬體興建固然重要,但接下來整個建物生命週期營運管理更是挑戰,這其間民眾最關心者,莫過於要「住得起」、「住得好」。

針對「以收入設算可負擔租金」訴求,台北市、桃園市已經是現在進行式,幾位候選人也都同意維持此一作法,其他各都的候選人雖多數同意此原則,但仍有部分參選人對如何實施技術細節仍有疑義,或稱持開放態度。

住盟要再次強調,以收入設算社宅租金是國際公認的基本價值,況且台北、桃園皆已採行,顯見操作技術上並無問題。在此呼籲新北、台中、台南、高雄的市長參選,無論誰當選,都應該要採行實施,讓需要社宅的弱勢民眾能夠更「住得起」。

至於「社會住宅不能一市兩制」的訴求,所有參選人均表示認同,願意與中央至少就管理規則進行溝通並達成一致。其中黃珊珊、陳時中、侯友宜、林佳龍、謝龍介更進一步表示,中央在各都興辦的社宅可交由地方政府一起管理,我們認為這是更是更進一步的作法,予以肯定。

持續面

社宅入住採「輪候制」,是本次住盟五大訴求中「明確支持」數量最少的。僅黃珊珊、林佳龍、鄭寶清、賴香伶、蔡其昌、謝龍介共六位明確支持,不到所有參選人的半數。

我們認為,「輪候制」是各國社會住宅能夠「持續興辦」的社會基礎,除能讓民眾更容易規劃自己的居住生涯更重要的是凝聚具體民意壓力,避免候選人當選後政見跳票。因此對於支持「輪候制」的參選人,住盟認為應給予更大的鼓勵。

本次評比是住盟首次正式倡議「輪候制」的起點,新制度的推動或難一蹴可及,我們仍將持續倡議,期待「輪候制」能夠及早於台灣社會住宅政策中落實。

最後,謝謝大家願意撥出時間閱讀住盟這份評比資料,我們期盼,每位關心居住正義、社會住宅的公民,都能為你/妳們手中神聖的一票,做出理性的選擇。選舉結束後,社會住宅興辦將會擴大腳步、持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