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0住盟拜訪桃園市長候選人鄭運鵬,就住盟所提「2022年六都大選民間版社宅政策白皮書」,以線上方式進行交流(因鄭委員確診)。針對我們所提的此五大政策訴求,鄭運鵬委員回應重點摘要如下:
訴求一:中央蓋、六都也要蓋
鄭運鵬委員表示,桃園是六都中人口成長最快速的都會,社會住宅有其需求,當選後會持續推動興建。但考量到當前台灣營造業嚴重缺工,難以發包的現狀,下階段桃園社會住宅的目標仍然先訂在15,000戶。未來再綜合考量少子化衝擊、人口遷移、營建量能、原物料價格等情勢滾動調整目標。
訴求二:都市開發利得「應」回饋社會住宅
鄭運鵬委員表示,基本同意此原則方向。但桃園的都市開發與台北不同,除了都更容積獎勵外,還有很多新開發區,因此不是每個案子都適合以土地或樓地板分回的回饋方式,也可以透過代金的方式回饋,作為興建社宅財源。另外,他也強調配合捷運場站的規劃,可以預留了社宅用地規劃。
訴求三:以「收入」設算可負擔租金
鄭運鵬委員表示,他完全認同「以收入試算可負擔租金」。他補充此議題會積極向中央溝通,據他瞭解中央也表示朝這個方向努力中。
訴求四:社宅營運不能「一市兩制」
鄭運鵬委員表示,同意社宅營運「不要一市兩制」。在112年桃園首座國家住都中心興辦的社宅完工前,會至少就租金標準、管理等規則與國家住都中心協商,達成一致性。至於中央在桃園興建的社宅能否交由桃園市社宅服務中心統一管理,這部分變動較大,仍須進一步評估並與中央討論。
訴求五:社宅入住機制採「輪候制」
鄭運鵬委員表示,理解國外社宅採「輪候制」的原因。但考量目前桃園社會住宅戶數仍較少,且目前社會住宅的「隨到隨辦」機制已經有部分輪候制的精神,以及如果轉為輪候制是否衍生其它爭議,因此認為等到社宅存量達一定程度才有推動的條件。但他承諾,當選後願意對輪候制先進行具體研究評估,再做決定。
(住盟補充:鄭委員所說的「隨到隨辦」,指的是個別社宅空戶的申請,就所有申請者依登記時間先後取得序號,資格符合者,據此依序入住,額滿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