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安居政策論壇」各政黨邀請說明

居住世代不公將進一步惡化社會階層不公,出身富有者可透過「財富代間移轉」獲得住宅成為人生勝利組,沒有好爸爸(媽媽)者則在高房價壓迫下淪為屋奴,即社會階層分化加劇。更嚴重的是,此一青年世代居住不公的「房事不順」問題,將加劇人口出生率持續探底,恐終因人口負紅利反噬台灣經濟與社會之未來。

Read More

【聲明稿】民間團體對臺北市政府及中央政府鄭重呼籲 (回應臺北市「居住正義2.0」記者會)

台灣即便真的八年蓋出20萬戶,也僅佔總住宅戶數的2.2%,但另外將近98%的購屋與租屋市場若無法進行改革,居住問題仍然不可能解!又台北市若無法有效合理化房價,或讓年輕人買不起至少也要租的到、租的好,社宅努力蓋還會是供不應求,且入住社宅六年後離開又將怎麼辦?

Read More

【2019ICN】卞彰欽/包容城市中的可負擔住居:LH韓國土地與住宅公社的案例

目標在於提升國家的包容性,韓國政府發展出一套「住居階梯模式(Housing Ladder Model)」,透過住居福利整合模式,協助社會弱勢族群並鼓勵不同社經背景的人群共居。韓國政府致力於針對特定社會背景與收入族群,如青年、新婚、銀髮與低收入家戶,提供一百零五萬套住宅。

Read More

【2019ICN】葉毅明/快速轉變世界中的青年住居:香港案例給東亞國家的啟發

本篇報告試圖在青年居住議題的全球脈絡下,特別著重香港案例,討論青年難以承受的住宅負擔。 回應國際間關於青年住居議題的新思考脈絡,本報告認為應該重新省思住宅作為商品的想法;住宅在家庭生命循環中的角色;以及社會快速轉變、城市國家間高度流動時代中的國家住居政策。

Read More

【2019ICN】平山洋介/後成長時代日本的居住與競爭導向都市政策

本文主要論點在於,日本政府以都市競爭為導向的積極新政策,結合後成長時代的人口與經濟遲滯,擴大了東京與國內其他區域,及東京都內不同區域間,人民房屋資產的空間-經濟差距。許多大型住宅建設計畫強化也反映出東京經濟的蓬勃發展,然而其他縣市與鄉村區域卻逐漸遭遇經濟下滑的困難。

Read More

【2019ICN】Mike Douglass/包容城市的居住議題:來自東亞的經驗

包容城市住居架構的四個面向:參與式治理、分配正義、同樂共善與環境健康。欲使住居真正根植於包容城市之中,住居的概念必須超越「房屋」或「住所」,更包含提供服務的土地、街區、巷弄、共用/公共空間,以及連接群眾生活/生計所需的廣大都市空間。

Read More

【2019ICN】花敬群/台灣居住問題處理的角度與路徑

如果將時間拉長來觀察,不同世代的政府和民間,共同處理了當代重要的居住問題,也留下一些無法立即處理的部分。隨著時間的累積,在各個城市與國度裡,有幸的可以讓多數人住得安定舒適,不幸的則甚至缺乏乾淨飲水與基礎設施,家不像家。當然,絕大多數的城市與國家是介於中間,但不論位於光譜的哪端,都持續面臨不斷變動的挑戰。

Read More

【新聞稿】青年安居重中之重,制度改革無可迴避!

1989年8月26日,近5萬人夜宿忠孝東路抗議房價飆漲(當時北市房價所得比約8),要求政府抑止炒房,讓房價回到合理、民眾可負擔的範圍;然30年後,房價卻更加高不可攀(當下北市房價所得比約15),換言之,問題未解且更行惡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