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住宅政策倡議行動】111.09.15台中市長候選人蔡其昌

9/15住盟拜訪台中市長候選人蔡其昌,就住盟所提「2022年六都大選民間版社宅政策白皮書」,面對面進行坦誠的交流。針對我們所提的此五大政策訴求,蔡其昌副院長回應重點摘要如下:

訴求一:中央蓋、六都也要蓋

蔡其昌副院長表示,對他而言參選市長就是要來蓋社會住宅,是競選政見的重中之重。目前提出四年興辦8,000戶社會住宅只是底線,更希望能夠往上成長。他也強調,中央興辦社宅,也非常需要地方政府配合諸如都市計畫變更、地方溝通協調等,因此如當選後,將會優先盤點並解決目前中央預計於台中規劃興辦5,209戶社宅的基地面臨的困難,這樣才是真的中央蓋、地方也蓋。
(住盟補充:後續住盟與蔡其昌副院長團隊確認,其目標數量為台中市既有之7,000戶加上其提出的8,000戶,共15,000戶。)

訴求二:都市開發利得「應」回饋社會住宅

蔡其昌副院長認為,只要是市長真的願意積極蓋社宅,有具體的興辦目標,就會想盡各種辦法來達成,因此自然會同意社宅可結合都市開發這樣的多元興辦模式。他更進一步補充,當選後也從ESG角度,鼓勵中央優質營建企業與政府合作推動社宅。

訴求三:以「收入」設算可負擔租金

在租金設算方面,蔡其昌副院長表示雖認同民間所提以「收入」計價的原則,但也強調要考量地方政府財政負擔能力,因此以「成本租金」是最基本的,弱勢部分可以再便宜多少會盡力。

訴求四:社宅營運不能「一市兩制」

蔡其昌副院長認同中央與地方的社宅在租金計價、管理規則應有一致性標準,這樣對市民才合理。他進一步表示如當選,將儘速成立台中市住宅法人,這才是讓社宅優質營運且可長可久的關鍵。

訴求五:社宅入住機制採「輪候制」

最後,蔡其昌副院長表示完全支持社會住宅改採「輪候制」。他認為這樣才能確保社會住宅政策可以延續,讓未來「要不要蓋社會住宅」不再成為選舉的競爭議題,而是無論誰當選市長都要作的政策。